日前,有网友在中国政府网建议栏目留言,表示当前各类社会组织名目繁多,只收钱、不干活,亟需开展全面清理整顿。社会组织只收会费、不干活,严重增加企业负担。因各类商协会与政府关系密切,会长多由政府部门退休领导担任,企业担心遭受各种无形限制,不敢不加入,不敢不交钱,严重增加企业非税负担,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发展。社会组织不当开展认证、检查等所谓自律活动,变相提高市场准入门槛,变相行使行政权力,阻碍统一大市场建设,阻碍民营经济发展。对此建议全面开展清理整顿。
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回复该网友提问表示,近年来,民政部和各地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,依法做好社会组织登记审查,严格社会组织管理和监督,积极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。
民政部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党建工作机构,加强对社会组织发起人、拟任负责人资格审查。对跨领域、跨行业以及业务宽泛、不易界定的社会组织,按照明确、清晰、聚焦主业的原则,加强名称审核、业务范围界定,听取利益相关方和管理部门意见。对全国性社会团体,从成立的必要性、发起人的代表性、会员的广泛性等方面认真审核。近年来依法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总数稳中有降。
民政部还表示,按照中办、国办《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》任务安排,从2015年到2019年,经过六年多持续推进,脱钩改革任务目标基本完成,基本实现了“政会分开、管办分离”,初步建立起政社分开、行业指导、权责明确、依法自治的管理体制。
为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生态空间,2021年开始,民政部针对一些连续不参加年检、不开展业务活动、无法取得联系的低效、无效等“僵尸型”社会组织,采取撤销登记、吊销登记证书、注销登记、限期整改等措施,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。
近年来,民政部持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监管,严格查处社会组织违规评选评奖活动,2023年底,又专门印发通知,要求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排查整治社会组织强制入会、强制收费、利用法定职责、行政委托授权事项或行政影响力违规收费、通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收费或者变相收费、通过职业资格认定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问题,全面规范评选评奖活动和各类收费行为,切实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、激发活力。
下一步,民政部将继续加强对各地民政部门的工作指导,严把社会组织登记关口,持续规范社会组织收费行为,畅通社会组织退出渠道,不断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,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。